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探索与认知之中
科学解释永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科学止步的边缘
艺术悄然现身了
两位口腔医学界的名家
在他们专业领域的建树之外
有着怎样令人赞叹的成就?
一位有着敏锐的视角感知
透过显微镜
发现了人体细胞蕴藏的壮丽景观
一位有着灵动飞扬的文思
笔尖充盈着
对于自然、生活、历史的人文哲思
李铁军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彭志翔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教授
经由他们
我们有幸可以
借助李铁军的微观视角
和超乎想象的奇景意外相遇
触摸彭志翔的激扬文本
一起探求世界的无穷之境
当医生和艺术家的身份叠化
当医学和艺术跨界融合
我们可以感受怎样的
生命之美?
两位倾心创作,联袂推出新作
显微镜下
生命的奥秘与遐想
▼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
......
▼
这是一本风格绝无仅有的跨界书
如果你读了以后感到惊喜
我一点儿也不奇怪
这是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
无论是创作的过程
还是最终的成果
摄影者和撰文者
同为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校友
既有着心息相通的默契
又有着各自独立的创造
图片为文字提供了写作的源泉
文字又丰富升华了图片的内涵和意蕴
细胞会说话,生命有故事
100幅精美图片
100篇随笔文字
一图一文,相得益彰
这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书
你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
万物在我
显微镜下,生命开始讲故事
这是一本用心设计的书
版式节奏、空间布白,美图美文,珠联璧合
既为作者,更为读者
奉献一本可以轻松悦读的书
日出
骨髓组织切片,×200,明视野,2012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而你在光学显微镜下
发现了一个关于光的隐喻
轮回
脱钙骨组织切片,×40,偏振光,2013
多年以前
我坐船过三峡
多年以后
我又被相似的一幅画面震撼了
星空No.1
颌骨及肌肉组织切片与封片胶交界处,×12.5,偏振光,2013
星空
对于人类而言
不只是有哲学和美学意义
我们的生命
可能来自星空深处
某一颗彗星带来的生命种子:氨基酸
而我们人类
在未来
也一定会扬帆驶向浩瀚无际的星空
重返星空
可能是地球文明最终的归宿
......
你是医学院的学生,或者是一位医生?
你是摄影爱好者,或者是一位摄影大家?
或者是一个文艺小青?
其实都不重要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
生命和艺术
才是最重要的
......
上几张美图养养眼(下图原硬组织病理切片由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制备)
▼
▲ 狐仙 - 牙齿磨片局部的镜像X100 -偏振光 -2014
▲ 飞瀑,横纹肌组织切片,X40倍,偏振光,2013
▲暮色深处-牙齿根部组织切片X40-偏振光-2013
▲ 远山,灌墨血管及肌肉组织切片与封片胶交界处,X100倍,明视野,2012
▲ 太极,发育中的软骨、肌肉和血管组织切片,X40倍,明视野,2013
▲ 无极,灌墨血管及肌肉组织切片,X100倍,明视野+偏振光,2013
▲ 水中花,软骨组织切片,X100倍,明视野,2011
▲ 禅意 - 灌墨血管组织切片X100 - 明视野 2011
▲ 冰川残阳 - 牙齿、牙周膜和颌骨组织联合切片 X100 - 偏振光 - 2013
▲ 火星 - 牙龈组织切片与封片胶交界处 X12.5 - 偏振光 - 2013
关于作者
▼
...... 李铁军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
...... 彭志翔 ......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教授
工作之余爱好旅行与写作,出版人文类作品《追赶我的回声》《画中那些不朽的灵魂》《历史的隐秘角落》,合著《家族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