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生命的故事太精彩!——推荐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来源:多彩中国(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6-08 16:53:01

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探索与认知之中

科学解释永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科学止步的边缘

艺术悄然现身了


两位口腔医学界的名家

在他们专业领域的建树之外

有着怎样令人赞叹的成就?


一位有着敏锐的视角感知

透过显微镜

发现了人体细胞蕴藏的壮丽景观


一位有着灵动飞扬的文思

笔尖充盈着

对于自然、生活、历史的人文哲思



李铁军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彭志翔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教授


经由他们

我们有幸可以


借助李铁军的微观视角

和超乎想象的奇景意外相遇


触摸彭志翔的激扬文本

一起探求世界的无穷之境


当医生和艺术家的身份叠化

当医学和艺术跨界融合

我们可以感受怎样的

生命之美?


两位倾心创作,联袂推出新作


显微镜下

生命的奥秘与遐想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

......

这是一本风格绝无仅有的跨界书

如果你读了以后感到惊喜

我一点儿也不奇怪


这是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

无论是创作的过程

还是最终的成果


摄影者和撰文者

同为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校友

既有着心息相通的默契

又有着各自独立的创造

图片为文字提供了写作的源泉

文字又丰富升华了图片的内涵和意蕴


细胞会说话,生命有故事

100幅精美图片

100篇随笔文字

一图一文,相得益彰

这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书

你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


万物在我

显微镜下,生命开始讲故事



这是一本用心设计的书

版式节奏、空间布白,美图美文,珠联璧合

既为作者,更为读者

奉献一本可以轻松悦读的书




日出

骨髓组织切片,×200,明视野,2012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而你在光学显微镜下

发现了一个关于光的隐喻






轮回

脱钙骨组织切片,×40,偏振光,2013


多年以前

我坐船过三峡

多年以后

我又被相似的一幅画面震撼了




星空No.1 

颌骨及肌肉组织切片与封片胶交界处,×12.5,偏振光,2013


星空

对于人类而言

不只是有哲学和美学意义

我们的生命

能来自星空深处

某一颗彗星带来的生命种子:氨基酸

而我们人类

在未来

也一定会扬帆驶向浩瀚无际的星空

重返星空

可能是地球文明最终的归宿

......

你是医学院的学生,或者是一位医生?

你是摄影爱好者,或者是一位摄影大家?

或者是一个文艺小青?

其实都不重要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

生命和艺术

才是最重要的


......


上几张美图养养眼(下图原硬组织病理切片由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制备

▲ 狐仙 - 牙齿磨片局部的镜像X100 -偏振光 -2014 


▲ 飞瀑,横纹肌组织切片,X40倍,偏振光,2013


暮色深处-牙齿根部组织切片X40-偏振光-2013


▲ 远山,灌墨血管及肌肉组织切片与封片胶交界处,X100倍,明视野,2012


▲ 太极,发育中的软骨、肌肉和血管组织切片,X40倍,明视野,2013


▲ 无极,灌墨血管及肌肉组织切片,X100倍,明视野+偏振光,2013


▲ 水中花,软骨组织切片,X100倍,明视野,2011


▲ 禅意 - 灌墨血管组织切片X100 - 明视野 2011


▲ 冰川残阳 - 牙齿、牙周膜和颌骨组织联合切片 X100 - 偏振光 - 2013


▲ 火星 - 牙龈组织切片与封片胶交界处 X12.5 - 偏振光 - 2013



关于作者

......  李铁军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1979 年—1984 年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
1984 年—1987 年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
1992 年—1995 年 英国伯明翰大学牙学院博士
1995 年—1998 年 日本鹿儿岛大学齿学部博士后
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口腔病理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颌骨牙源性囊肿和肿瘤的生长特征与临床行为。2006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曾获国家863 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迄今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 收录71 篇;2014—2018 年爱思唯尔Scopus 数据库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上,连续5 年被列在医学类前100 位学者;主编专著6 部。
2001 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 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 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2011 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2 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业余爱好摄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出版《生命之美》显微摄影写意集,在国内外大学和艺术博物馆举办数次个人影展,显微摄影作品在多种摄影专业期刊和媒体上发表。

......  彭志翔  ......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教授

1981 年—1986 年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
1995 年—2000 年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
2001 年—2004 年 瑞典于默奥大学博士后
2004 年—2007 年 美国佛蒙特大学副研究员
2007 年—2008 年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问学者
现工作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成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口腔生物医学》杂志编委,SCI 杂志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 评阅人。
参编研究生规划教材《口腔生物化学与技术》,副主编专著《显微牙髓治疗学》;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署名论文40 余篇。
长期从事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及教学工作,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学院研修显微根尖手术、显微根管治疗,在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疑难杂症的显微诊断与治疗,以及计算机辅助椅旁全瓷修复方面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口腔牙体牙髓显微治疗及根尖手术、无痛牙科及微创治疗。长期提倡自然牙保存、医学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多所高校师生及医院做过医学人文讲座。

工作之余爱好旅行与写作,出版人文类作品《追赶我的回声》《画中那些不朽的灵魂》《历史的隐秘角落》,合著《家族往事》。




0
北京共赢联盟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是生物医学实验室和复合材料及矿物地质实验室设备的供货商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园悠乐汇601号楼E座709室(100102)
电话:010-64777168;传真:010-64777083
邮箱:carlyang@tr-baast.com
版权所有:北京共赢联盟     京ICP备10526487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