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医学 I中国口腔病理学的发展与未来 来源:本站 时间:2021-11-23 14:47:54

"北京共赢提供从新鲜骨组织到骨形态学计量分析的一站式服务"



引自“中国口腔医学年鉴——2020年卷回顾与论坛


一、中国口腔病理学的历史

1923 年,牙科博士、医学、药学博士及持行医证书的牙外科医师刘延龄(R. Gordon Agnew)来华。他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口腔组织病理学家,曾担任国际牙医学会副主席、国际牙医师学院主席,主讲口腔病理学、口腔组织学和牙周病学课程,对于培养牙医学人才做了大量工作。刘延龄博士于当时的华西协合大学(现四川大学)最早创建了中国的从事口腔病理诊断的科室和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标志着中国口腔组织病理学学科之始[1] 。20 世纪40 年代,教研室首先在国内以茜素红注射法测定牙本质生长速率及对氟中毒患者骨和牙病理改变进行了研究[1] 。1947 年,我国口腔医学以及口腔组织病理学奠基人之一的郑麟蕃教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创建了口腔病理室(现口腔病理科)。

从20世纪50 年代开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病理室吸引了全国多地从事口腔病理工作的人员进修学习,为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培养了重要的口腔病理学骨干师资,成为口腔医学学科的重要支撑。随后,全国多所医学院校逐渐建立口腔病理科(当时多数称为口腔病理研究室或口腔病理教研室,而后发展为口腔病理科),各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带领所组建的学科队伍承担着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为我国口腔病理学师资队伍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促进了口腔医学学科的发展。

01、临床方面

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贾问炬教授针对颌骨骨纤维病变命名复杂、分类紊乱且与牙源性肿瘤的某些类型混淆不清等问题,首次在国内提出了“颌面骨纤维骨病变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周志瑜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在国内首次报告了“涎腺上皮-肌上皮癌”[2] 、“涎腺良、恶性肌上皮瘤”[3-4] 、“坏死性涎腺化生症”三个新病种,对组织类型不清、诊断标准不够明确的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成釉细胞瘤等进行了病理类型和形态特点的总结,为我国口腔临床病理学做出了贡献,并于202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上获口腔病理终身成就奖。刘瑷如教授对唾液腺肿瘤的病理学分型进行分析,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获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欧阳喈教授有关“婴幼儿腮腺血管瘤临床病理研究”,分析了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于1978 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自1987 年6 月,由中华医学会口腔病理学组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口腔病理学术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郑麟蕃教授担任首届学组组长。通过随后的数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的专题报告和讨论,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定义、分类和诊断标准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使我们对疾病的诊断与国际标准一致,便于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1999年10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由北京大学于世凤教授担任专委会的首届主任委员。


02、教学方面

华西协合大学(现四川大学)创办牙医学系之后,由刘延龄博士讲授《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此后二十余年,除刘延龄博士外,华西牙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师陆续增加了刘臣恒、黄端芳、岳松龄等。同期,北京大学医学院齿学系开设口腔组织学和口腔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郑麟蕃时任助教。1945 年,郑麟蕃晋升讲师后开始主讲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湖北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口腔系于1962 年由汪说之、周德贤、苏倩倩三位教授共同创建了口腔病理室,开展了口腔病理学教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欧阳喈教授于1976 年创建了口腔病理研究室,并开设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国内最早的口腔病理学教学资料,由刘延龄教授自国外收集整理后在国内进行教学。教材是华西协合大学老师们自己编写的讲义,尽管实验室条件有限,却制作了弥足珍贵的组织学教学切片。部分院校的口腔病理学教师来自基础医学的高年资教师,极大地推动了口腔病理学科的发展,例如汪说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王兆元教授等。早在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四军医大学丁鸿才教授主编的《口腔胚胎组织学》成为我国较早的口腔组织病理学参考书。此后,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版于1979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郑麟蕃教授担任主编。
随后,由郑麟蕃教授主编的《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二版于1988 年获原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该教材经多次改版、更新内容,到目前已出版至第八版,主编先后由郑麟蕃教授、吴奇光教授、于世凤教授和高岩教授担任,是国内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其中,于世凤教授主编的《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五版)于2005 年获得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奖。此外,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组织学与病理学》(第一版主编:于世凤教授和高岩教授;第二版主编:高岩教授和李铁军教授;第三版主编:李铁军教授)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八年制长学制使用教材,是口腔医学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教材。由于《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是重要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也是联系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随着各院校口腔病理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口腔病理教师们在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03、科研方面


郑麟蕃教授于1941年从日本东京齿科大学毕业,回国后组织调查了北京市学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从中发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刘臣恒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四川地区233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及囊肿的临床病理研究,235例涎腺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5] 。口腔病理人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勇于探索。

1. 有关牙体组织及龋病的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刘臣恒教授带领团队首先在国内利用致龋食谱在小鼠口腔内进行了致龋和氟防龋效果的研究[6-8] 。郑麟蕃教授用显微放射和偏光显微镜观察龋病的病理变化,明确了再矿化在龋病中的作用[9-11] ,该成果获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大会奖。同期,刘瑷如教授开展了有关“牙釉质及早期釉质龋超微结构研究”,首次揭示了牙釉质中无机晶体的超微结构形态及其在早期牙釉质龋中的改变[12-16] ,并于1987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刘瑷如教授还利用偏光显微镜、高分辨率电镜和化学分析等方法,首次揭示了牙釉质龋的超微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氟在预防龋病中的分子机制,于199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7-20] 。

2. 有关牙周组织病的研究
郑麟蕃教授通过观察牙周组织疾病,发现牙周组织中存在多种营养不良性退行性变,他的“牙周病病理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和1979年巴西第四届国际牙科大会荣誉奖章。北京大学于世凤教授于20世纪80 年代进行了牙周病免疫病理学及骨吸收机制的研究[21-26] ,该研究成果被写入日本口腔医学年鉴,并获日本文部省科研成果奖和日本朝日大学宫田科研奖。回国后,于世凤教授的研究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基金资助,研究成果为牙周病骨吸收机制及防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有关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癌的研究
郑麟蕃教授对“口腔扁平苔藓和白斑的超微结构研究”于1985 年获重大医药卫生科研成果乙级奖[27-28] 。欧阳喈教授研究了人乳头瘤病毒与口腔癌的关系,开展了口腔癌发生、发展及其转基因治疗的研究[29-32] 。随后,北京大学高岩教授首次将放射自显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研究中,发现组织学上出现上皮异常增生之前,已经发生了细胞动力学的改变[33-35] 。

4. 有关唾液腺疾病的研究
北京大学孙开华教授研究了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在唾液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36-39] 。欧阳喈教授开展了唾液腺肿瘤的超微病理和免疫病理学研究,首次利用自行分离纯化的蛋白经免疫动物制备的角蛋白等多种抗体进行唾液腺肿瘤组织发生学研究[40-42] 。

5. 有关颌骨疾病的研究
于世凤教授引进和改良了破骨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建立了骨吸收动物模型[43-48] ,对探讨骨吸收机制、防治骨吸收破坏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的杨连甲教授利用牛骨形成蛋白与生物材料复合,观察骨组织的修复[49-54] 。欧阳喈教授进行了“重组骨形成蛋白的纯化、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探讨了骨形成蛋白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55-56] 。由此可见,口腔病理人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口腔颌面部的所有组织和器官,部分研究成果接近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04、人才培养方面

1941年,刘臣恒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牙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同年,郑麟蕃毕业于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回国后创建了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系的口腔病理室。病理室积累了大量口腔病理学的教学、科研素材,在口腔医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郑麟蕃教授为我国的口腔病理学科培养了许多骨干人才,包括孙开华、于世凤、高岩、王洁、刘红刚等口腔病理学和头颈病理学专家,以及曹采方和孟焕新等从事口腔医学其他学科的专家。北京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湖北医科大学(现武汉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按批次先后被批准为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白求恩医科大学1993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遴选为口腔医学博士点,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口腔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欧阳喈教授率先将口腔病理学作为口腔临床医学学科,所招收的口腔病理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综上,在我国口腔医学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一批奋力拼搏的口腔病理人,他们致力于医教研一线工作,为口腔病理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科学技术志(下)[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854.
[2] 周志瑜.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88, 15(4): 206-209.
[3] 杨洁, 周志瑜. 涎腺肌上皮肿瘤[J]. 国外医学. 口腔医学分册, 1990, 17 ( 4 ): 236-239, 229.
[4] 杨洁, 周志瑜. 涎腺肌上皮瘤和肌上皮癌的超微结构[J]. 口腔医学纵横, 1994, 10(4):201-203,256.
[5] 刘臣恒, 王朝福, 周志瑜, 等. 235 例唾液腺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 中华口腔科杂志, 1965, 11(3): 154-158, 209-210.
[6] 刘臣恒, 刘大维, 李秉琦, 等. 食物对动物龋齿发生的影响[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60, 6(3):6-8, 57, 65.
[7] 刘臣恒, 王朝福, 周志瑜, 等. 氟对防止龋病的效果观察[J]. 中华口腔科杂志, 1964, 10(3): 161-165, 225.
[8] 刘臣恒, 刘大维. 食物营养对大白鼠龋齿发生的影响[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64, 10(04):240-242.
[9] 郑麟蕃, 吴奇光. 龋齿的软射线观察[J].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60(2): 90-93, 167-168.
[10] 郑麟蕃. 釉质中龋病变的偏光观察[J]. 中华口腔科杂志, 1964, 10(2): 91-92, 155.
[11] 吴奇光, 郑麟蕃. 利用茚三酮反应分析龋齿的蛋白水解现象. 中华口腔科杂志[ J].1964, 10(2): 97-98, 156.
[12] 冯景伟, 温树林, 刘瑷如, 等. 利用电子辐射作用研究人牙釉质微晶结构变化[J]. 电子显微学报, 1986, 5(3): 172.
[13] 李挺星, 刘瑷如, 温树林, 等. 人牙釉质表层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86, 4(3): 153-156, 226-227.
[14] 李挺星, 刘瑷如, 温树林, 等. 牙釉质早期龋病的高分辨电镜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1986, 5(3): 85.
[15] 刘瑷如, 李挺星, 温树林, 等. 人牙釉质结构的电镜观察[J]. 中华口腔科杂志, 1986, 8(2): 85-86,127-128,130.
[16] 李挺星, 刘瑷如, 温树林, 等. 早期釉质龋的高分辨电镜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7, 22(1): 1-3,62,65.
[17] 刘瑷如, 李挺星, 温树林, 等. 牙釉质及早期釉质龋的超微结构研究[J]. 医学研究通讯,1988, 17(11): 28-29.
[18] 李挺星, 刘瑷如, 温树林, 等. 牙釉质龋时再矿化的高分辨电镜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89, 24(3): 171-172,191,195.
[19] 张伟国, 刘瑷如. 牙釉质人工龋样病损表层改变的扫描电镜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2, 27(3): 171-172,190,192.
[20] 张伟国, 刘瑷如. 低浓度氟对牙釉质溶解行为影响的研究[J]. 上海口腔医学, 1992, 1(1): 43-46, 62.
[21] 于世凤, 边缘性牙周疾患的免疫病理学研究———边缘性牙周炎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J]. 国外医学. 口腔医学分册, 1981, 8(6):383-384.
[22] 于世凤, 边缘性牙周炎的免疫病理学研究[J]. 国外医学. 口腔医学分册, 1982, 9(4):253-254.
[23] 于世凤, 边缘性牙周炎的免疫病理学研究———关于人的炎症性龈组织中T-细胞的分布和机能[J]. 国外医学. 口腔医学分册,1984, 11(2): 124-125.
[24] 于世凤. 牙周病的免疫病理学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87, 1(1): 42-44.
[25] 于世凤, 魏明洁, 庞淑珍, 等. 侵袭牙周组织中的抗原物质行踪的免疫病理学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 1987, 3(1): 11-13, 63.
[26] 于世凤. 抗体、补体及白细胞介素和牙周炎的关系[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89, 3(2): 100-101.
[27] 郑麟蕃, 张筱林, 吴奇光. 口腔白斑表层改变的病理学意义[J]. 中华口腔科杂志, 1983, 5(2):67-69.
[28] 张筱林, 吴奇光, 郑麟蕃. 口腔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84, 6(1): 9-12, 67.
[29] 高文涛, 杨淑华, 欧阳喈. 公共引物介导的PCR 研究口腔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8, 12(3): 6-7, 85.
[30] 高文涛, 杨淑华, 孙宏晨, 等. 舌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J]. 口腔医学纵横,1998, 14(2): 75-78.
[31] 张泽兵, 高文涛, 欧阳喈, 等. 人乳头瘤病毒在舌癌细胞中存在状态分析[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2000, 26(6): 577-578.
[32] 欧阳喈. 舌癌发生分子机制及转基因治疗[J]. 医学研究通讯, 2004, 33(5): 25-26.
[33] 高岩, 刘鼎新, 郑麟蕃.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放射自显影细胞动力学研究[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9, 21(S1): 97-99.
[34] 高岩, 刘鼎新, 郑麟蕃. 口腔上皮萎缩与癌前病变及癌的关系[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0, 8(3): 165-167, 235.
[35] 高岩, 朱延馨, 刘鼎新, 等. 口腔白斑的细胞动力学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1,
26(2): 81-83,126,129.
[36] 王洁, 吴奇光, 孙开华, 等. 涎腺肌上皮肿瘤细胞核形态的定量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3, 7(2): 65-67.
[37] 王洁, 吴奇光, 孙开华, 等. 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核仁组织区银染色研究[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3, 25(5): 353-355, 397.
[38] 王洁, 吴奇光, 孙开华, 等.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电镜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4, 29(2): 82-84,128.
[39] 孙开华. 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病理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6, 12(1):75-77.
[40] 李翠英, 欧阳喈.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组织发生学研究: 用免疫组化法看多形性腺瘤[J].
口腔医学纵横, 1991, 7(3): 131-134.
[41] 李翠英, 欧阳喈, 张家兴.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组织发生学研究[J].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1, 14(3): 181-185, 266.
[42] 孙宏晨, 欧阳喈. 纤维凝集素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定位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1, 9(4): 259-262, 321.
[43] 于世凤, 金久纯也. 制酸剂Omeprazole 对分离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影响的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1, 5(2): 85-86, 130.
[44] 史凤芹, 于世凤. 体外破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J]. 中华骨科杂志, 1994 (1):43-46.
[45] 史凤芹, 于世凤, 庞淑珍. 分离的破骨细胞对不同钙化组织吸收的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4, 29(6): 346-347.
[46] 史凤芹, 于世凤, 庞淑珍. 鸡破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 1(2): 101-103.
[47] 张炜真, 于世凤, 郑麟蕃. 大鼠破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J]. 解剖学报, 1995, 26(3): 291-293, 347.
[48] 史凤芹, 于世凤, 庞淑珍, 等. 兔破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J].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6, 25(6): 60-61,83.
[49] 马伟光, 丁鸿才, 杨连甲. 陶瓷化异种骨和骨诱导蛋白(BMP)复合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87,3(4): 198-200, 261.
[50] 杨连甲, 金岩, 孙庆妹, 等. 骨形成蛋白(BMP)的实验研究: BMP 提取及生物学活性检查[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87, 3(2):78-80, 129.
[51] 金岩, 杨连甲, 高玉好, 等. 骨形成蛋白与生物陶瓷的复合及其骨诱导性观察[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89, 5(4): 253-254.
[52] 金岩, 杨连甲, 梁河清, 等. 骨形成蛋白与自体骨复合修复颌骨缺损的初步观察[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89, 5(1): 11-12, 69.
[53] 王翔, 周树夏, 刘宝林, 等. 钛种植体复合骨形成蛋白的初步实验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89, 5(4): 245-247, 244.
[54] 马伟光,丁鸿才,刘宝林, 等. 陶瓷化异种骨和骨形成蛋白复合移植的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0,(04): 207-209, 251, 257.
[55] 唐明辉, 欧阳喈, 周海燕, 等. 骨形成蛋白-2复制物与包被胶原的载体对成骨样细胞MC3T3-E1 细胞的作用[J]. 口腔医学纵横,1992, 8(4): 212-213, 252.
[56] 张泽兵, 高文涛, 欧阳喈. 重组大鼠骨形成蛋白-2 成熟肽编码区cDNA 克隆[J]. 口腔医
学纵横, 2000, 16(1): 7-9.
[57] Xuan K, Li B, Guo H, et al. Deciduous autologoustooth stem cells regenerate dental pulp after implantation into injured teeth[J]. Sci Transl Med, 2018, 10(455): eaaf3227.
[58] Liu SY, Chen X, Bao LL, et al. Treatment of infarcted heart tissue via the capture and local delivery of circulating exosomes through antibody-conjug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J].Nat Biomed Eng, 2020, 4(11): 1063-1075.
[59] Li B, He XN, Dong ZW, et al. Ionomycin ameliorates hypophosphatasia via rescuing
alkaline phosphatase deficiency-mediated L-type Ca2+ channel internalization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Bone Res, 2020, 8(1): 19.






0
北京共赢联盟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是生物医学实验室和复合材料及矿物地质实验室设备的供货商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园悠乐汇601号楼E座709室(100102)
电话:010-64777168;传真:010-64777083
邮箱:carlyang@tr-baast.com
版权所有:北京共赢联盟     京ICP备10526487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